黑龍江省大力推廣水稻控制灌溉 節水好技術助力農業新發展
黑龍江省大力推廣水稻控制灌溉 節水好技術助力農業新發展
水稻控制灌溉,又稱水稻調虧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個生育期,田面基本不再長時間建立灌溉水層,以根層土壤含水量及土壤表相確立灌水時間、灌水次數和灌水定額。
截至目前,這項由黑龍江省水利部門研究推廣的灌溉新技術,在全省已有3261萬畝水田應用,其中三江平原地區達2232萬畝。地下水資源十分緊俏的三江平原地區,通過實施水稻控制灌溉技術,實現節約地下水8.2億立方米的目標。
6年研究10年推廣 確立水稻控灌新模式
我省是水稻種植大省,灌溉用水量占全省農業用水總量的98%,占社會總用水量的86%,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用水大戶。2004年全省農業種植結構大幅調整,水稻種植面積增長迅速,達到2512萬畝。有專家預測,當灌溉面積達到6000萬畝時,全省社會用水量將在350億立方米以上,水稻灌溉用水將占社會總用水量的75%以上,巨大的農業用水需求將使全省水資源面臨十分緊張的局面。
多打糧又要少用水,矛盾如何化解?省水利廳通過控灌這一非工程措施先行破題。
目前,全省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推廣面積已經達到3261萬畝,其中三江平原地區達到2232萬畝,占到總推廣面積68%,水稻的畝均定額、灌溉用水量及水稻倒伏率都在逐年下降,成效顯著。三江平原地下水壓采工作年度目標已完成,同時,水稻節水控灌技術對于加快全省農業節水工作的全面開展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
2020年12月4日 13:40
?瀏覽量:0